盡管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植物提取物作為剛性需求產品,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其需求依然旺盛。隨著健康產品內外貿一體化的推進,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多種渠道共同推動了植物提取物產業的高速發展。
健康需求催生植物提取物上揚
植物提取物產業被視為朝陽產業,中國憑借著自身的資源和成本優勢,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重要的提取物原料供應商。來自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我國植物提取物進出口額為4.1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額為3.3億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藥商品出口額的47%??傮w說來,我國植物提取物今年一季度出口已經走出去年的低迷,呈現出穩步回暖的趨勢。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經過物理、化學方式提取分離,獲取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
據介紹,植物提取物產品在大健康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市場中銷量較大的有銀杏葉、蘆丁、越橘、綠茶以及葡萄籽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產業作為一個兼屬醫藥、精細化工、農業的“集合體”,主要應用于功能因子、膳食補充劑以及功能食品行業。預計到2015年,功能因子、膳食補充劑、功能食品行業的全球市場規??蛇_2500億美元,而我國的市場規模則有望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
國內發展潛力巨大的保健品市場也對植物提取物市場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此前,由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共同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鼓勵和支持天然色素和植物提取物行業的發展,繼續發展優勢出口產品”。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作為目前中藥領域最有可能實現國際化的子行業,我國植物提取物產業將是實現中藥國際化的一種比較現實的選擇。
行業標準缺失產品同質化嚴重
據相關業內人士介紹,一直以來,我國提取物產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相當高,有80%的產品出口國外;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植物性補充劑和草藥消費區域的歐洲和北美,其70%的植物性原料來自中國。
隨著市場的增大,歐美各國對植物提取物產品的質量監管呈更加嚴格的趨勢。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要想突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就必須制定植物提取物出口標準并嚴格執行。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是要對產品質量進行控制,只有完善相關法規提高植物提取物產品的質量,才能在國際市場中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
盡管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已經具有一定的科技研發水平,但該行業缺乏標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相關人士透露,由于我國目前對植物提取物企業沒有設置行業準入制度,也缺乏相應的行業約束制度,導致一些低價、低質的植物提取物進入國際市場,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貿易沖突。
相關人士指出,植物提取物行業產品質量標準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給生產經營帶來了障礙。例如,作為我國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場的美國和歐洲,市場合計約占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由于歐美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所執行的植物提取物的質量標準非常嚴格,致使國內企業承受著不小的壓力。某國內供應商就無奈地表示,“由于無標準可依,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企業一直以來是遵循客戶標準,只能被動地根據客戶的要求來生產?!?/p>
按照對方要求進行生產,雖然操作起來很簡單,但弊端卻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一旦客戶對產品質量提出異議,國內的生產企業就會受制于人,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標準帶動行業產品質量提升
一直困擾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的標準問題,成為整個行業的軟肋。
植物提取物產品標準缺失飽受行業詬病,也嚴重限制了產業健康發展。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法檢目錄》調整,作為植物提取物生產企業要進行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需通過食品生產許可證(QS證書),但是當前大部分植物提取物產品由于無國家標準的原因,企業無法申領QS證書,缺乏標準讓植物提取物出口企業感覺前途難以預料。
據介紹,制定植物提取物標準是行業多年的呼聲,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在去年組織國內20家植物提取物生產企業制定了首批10個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這10個標準已經通過了專家的審評。
此次選取的這10種植物提取物都是國內植物提取物出口中比重大的品種,有一定的代表性。當然,這僅僅是出口的推介標準,并不是強制性標準。在植物提取物現有行業標準缺失的情況下,推出國際商務標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填補行業發展的“空白”。有了這些標準,植物提取物出口企業未來在和外商談判時,也能夠有一定的談判依據和“話語權”。
這次制定的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是針對面向國際市場的出口產品,相關指標及測定方法將結合參考國際標準或藥典規定,適用于產品出口歐盟、美國、日本等國際市場,而更多的品種標準將在日后陸續制定。在業內人士看來,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的發布將帶動整個行業產品質量的提升,推動行業健康和持續發展,并為今后制定國家標準提供一定的參考。